微信扫一扫
杜文玉
《姚崇研究文集》第2辑即将出版了,姚学谋先生嘱我为文集写一篇序言,我与姚先生是老朋友,却之不恭,遂欣然应承下来了。
姚崇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与当时的另一宰相宋璟齐名,并称为“姚、宋”,对开元盛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姚崇不仅是姚氏宗族的骄傲,也是后人所敬仰的历史著名人物。关于对姚崇及姚氏文化的研究,这些年来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仅专著与论文集就有数部,至于发表的单篇论文就更多了。其中姚氏后人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召开过多次学术研讨会,为姚崇及姚氏宗族文化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姚学谋先生就是这众多的姚氏后人中的一员,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其本人发表和出版了不少论著,为这一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前几年,他就组织编辑了《姚崇研究文集》第1辑,此次又推出了第2辑,其中的艰辛是可以想见的。
这部研究文集共收录了有关姚崇及姚氏文化方面的论文37篇,作者来自全国各地,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研究生,有文博部门的研究者,有地方文史研究工作者,也有热爱历史文化,对姚氏文化感兴趣的各界人士。从年龄层次看,最大的70多岁,小者仅20多岁,中年学者人数最多,为研究的中坚力量,显示出合理的年龄层次结构,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从文集所收论文的研究内容看,有关姚崇生平以及政治思想和建树方面的文章最多,共计11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姚崇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官之道、家训、孝与廉以及“十策”、“五诫”的现实意义等。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姚崇宗教思想主要指佛教的文章有2篇,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从而极大地推行了这一方面研究的发展,说明有关姚崇研究的范畴和深度有所拓展。关于姚崇故里、故宅以及其生长环境的研究论文有5篇,应该属于历史地理的范畴,对了解姚崇的成长及其陕郡姚氏的情况大有裨益。此外,有关姚氏家族后人以及姚氏墓志的文章共有8篇,其中不乏新出土的墓志,这对丰富姚氏宗族世系以及家族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的墓志还反映了姚氏后人在安史之乱期间的政治态度,如姚承珇墓志,说明姚氏后人尽管身陷乱党之中,但却没有做出有辱祖先的事情,这是十分不易的。其他方面的文章共有11篇,涉及了姚合的文学才能、姚闢与姚伾的政治操守、姚姓起源、开元前期的权力结构、崤函古道等许多问题,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与姚崇及其家族历史和文化有着一定的关系。值得一提的,书末收有张显运先生撰写的《姚崇研究:二十年学术史的回顾和展望》一文,总结了近二十年来有关姚崇研究的学术成果,认为在姚崇的生平、宗族世系、仕宦生涯、为人品德、救灾思想及文学诗歌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同时也指出姚崇研究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这种总结是十分必要的,总结成绩与教训,有利于以后进一步地开展研究。总之,这部文集的篇幅虽然不大,但内容却十分丰富,在研究深度与广度都有较大的进步,其中许多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更进一步的成果,对促进姚崇及姚氏文化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要想在这一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存在的最大困难就是新研究资料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资料较少,主要靠新碑志的发现,然比较被动,不是人为可以增加的;二是研究资料比较零星、分散,在搜集与整理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了扭转这种情况,除了继续关注考古事业的发展,寄希望于更多的姚氏墓志发现外,在资料整理方面要下大功夫,尤其是要多关注地方资料的搜集与发掘,在深入调查方面多做工作。如果在这些方面能够取得进展的话,将会极大地促进姚崇与姚氏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后
姚崇,唐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他自幼习武,长乃好学,以孝敬挽郎入仕,以中下笔成章举任职,一生在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朝为官,在十几个州做过地方官,在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为相,为稳定政局、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他以十事要说为施政纲领,辅佐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时期——开元盛世而载誉史册。宋大史学家司马光称赞他为四大贤相之一,伟人毛泽东则赞扬他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纪念、研究这样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和他的施政思想有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2011年5月,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和中国唐史学会、伊川县政协在河南省伊川县联合举办了纪念姚崇诞辰1360周年学术研讨会,成果斐然。
大唐贤相姚崇故里的有识之士渴望在三门峡市召开一次纪念姚崇的高规格学术研讨会。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姚学谋多次和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久昌教授商议此事,李久昌先生表示愿意作为发起单位,共同合作办好这件有意义的活动。2015年下半年,共同商定于2016年5月和中国唐史学会联合举办纪念活动,制定了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12月份,姚学谋到西安会见了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杜文玉教授,协商联办纪念大唐贤相姚崇1365周年学术研讨会之事,杜教授是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的老朋友,支持姚崇文化研究,已合作多年,遂欣然应允。
2016年元月,当我们把此事汇报给三门峡市市委宣传部时,得到了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欣照的全力支持,他批示给三门峡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梅良川局长,建议在2016年黄河旅游节期间举办此项活动。梅良川局长欣然同意并分工副局长张书超具体负责。
河南省姚姓暨姚崇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信阳市国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国华闻听此事,慷慨解囊资助5万元,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自此,纪念大唐贤相姚崇1365周年学术研讨会的筹备紧锣密鼓地展开。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和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豫晋陕黄河金三角研究中心负责筹备具体事务,中国唐史学会负责联系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撰写论文参会,三门峡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抽出专职人员和资金具体负责会议安排。这一活动也得到洛阳资深学者赵振华研究员、洛阳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馆长吕九卿副研究员和洛阳师范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毛阳光教授的支持,他们又联络省内外的部分学者。
5月份,纪念大唐贤相姚崇1365周年各项活动陆续顺利开展:
5月10日,由三门峡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主办,姚崇故里纪念馆与三门峡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大唐贤相姚崇生平展》与《唐姚崇家族碑志拓片展》在三门峡市群众艺术馆二楼展厅展出。开展式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张书超主持,市文广新局局长梅良川致词,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姚学谋、姚崇故里展览馆馆长陈宝禹分别发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振清宣布正式开展。三门峡市区、陕州区、渑池县等地各界人士150多人出席开展式。《大唐贤相姚崇生平展》从开始编辑、设计到完善,共用3个多年头,共有29个版面,分故里山川、传奇一生、继承与弘扬等部分,用珍贵的图片和资料,诠释姚崇的成长过程和辉煌的业绩及其思想。《唐姚崇家族碑志拓片展》收集唐姚懿碑、姚懿玄堂记、姚崇手书“藩篱”石刻及其家族碑志拓片共13件。
22日,外地的专家学者30多人,考察、参观了灵宝的函谷关、三门峡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陕州区的崤函古道遗址和三门峡博物馆、虢国博物馆,大家对姚崇故乡——三门峡深厚的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与拍摄制作《姚崇家训》专题片。为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5周年,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积极配合、参与三门峡市纪委报批、制作《姚崇家训》专题片的各项工作。早在2015年下半年,我们配合三门峡市纪委向河南省纪委宣传部和中纪委网络中心网站申报立项拍摄《姚崇家训》专题片,并于2016年6月26日得到批准。分别召开了三次座谈会,三门峡市纪委副书记金校伟到会讲话、宣传部长冯相儒主持会议,河南省姚姓暨姚崇研究会会长姚和文、执行会长姚学谋、副会长姚梦松参加,撰写《姚崇家训》专题片脚本和讨论制作视频。目前,三门峡市纪委委托河南省华之杰媒体传播公司拍摄制作的《姚崇家训》专题片已经封镜。
本年,由伊川县文广新局和伊川县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联合主编的《大唐贤相姚崇墓园》已经出版。
在《姚崇研究文集》(第二集)即将付梓之际,编者怀着感恩之心,谨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和帮助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5周年各项活动和《姚崇研究文集》(第二集》编辑、出版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热心的友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