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任文武 渑池县第二高中高级教师
魂兮归来
——参会余感
任文武
会议名目较长,曰:“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65周年学术研讨会”。联办单位较多,曰:中国唐史学会、三门峡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姚姓及姚崇文化研究会。会议参与广泛,西安、洛阳、北京、郑州,四方学者云集:三门职院校园内忽然庄严肃穆;大鹏国际酒店顿时文气缭绕,崤函大地数日氤氲不散。
何物姚崇,阅千百年竟尔阴魂不散?
大唐贤相四字,非独杜文玉会长一言九鼎,实天下公议,朝野共推。开元盛世一词,亦非胡戟教授独抒己见,实占千百年治世之鳌头,傲视古今,绝无仅有。
君臣际遇,宦海浮沉,将相虽多而贤者盖稀。惟岳降神,应时而出:盛世殊荣,岂非与崤函大地,两京锁钥,厚重之滋,实有所养乎?
高姓望族,源正流清,绵迭至今而能继者盖寡。姚学谋先生,其深谋远虑,通权达变,真所谓孝子贤孙者,其姚崇先公英灵不昧,实有所启乎?
天下以为己任,非一姓一人而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非一时一地而已。通权达变,兴利除弊,以民为本,天下为公——远见卓识,穿越千载,言行训诫,盛世典范,百世可师:移于今朝,犹尚未尽;施于来世,足资发明。
故纪念云者,岂非为千岁之姚公招魂乎?
魂兮归来!姚公之丰功,斑斑具在,姚公之英魂,跃跃欲出。学术研讨,如渊如海,幸与盛会,俗虑顿消。斯文方振,文采渐显。综研者练其旨,博物者订其异。精微者,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慷慨者,披坚执锐,振聋发聩。运思维之雕刀,刻千年之风霜。闻其名者增其信,一知半解者通达于心。而静静谛听,姚公影像宛在,大师风范长存,真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细细沉思,千年陈迹,历历可寻,千古疑惑,片言可解。
魂兮归来!漫说崤函,天堑已变通途;放眼世界,小康更趋大同。黄河奔腾,三门雄秀,其势犹在;天鹅飞来,壮志更新。谆谆五诫犹在耳,十事说要更有谁?
魂兮归来!
昔日用“开元贤臣”四字为韵作《姚崇四咏》,参会归来,情不能已,用魂字今韵再作《姚崇新咏》,合成五章。
之一
大唐风雨漫天灰,紫气偏从函谷来。
一心欲除天下弊,十事能教圣意回。
危里生机身无惧,死前逞智众难追。
几度调羹救世手,阳春但取岭头梅。
之二
莫叹伶仃遘运屯,天生大任扶乾坤。
刺史碑成何足传,庙堂功就必有论。
不信佛仙能祸福,岂由蚂蚱定亡存。
开元盛世今犹记,贤相硖石兴姚门。
之三
甘棠有祠记二贤,姚黄魏紫各有妍。
忠言救世应时务,直道诫心种福田。
三落三升正气在,几朝几相嘉声连。
家山有意怀英俊,处处草树可象先。
之四
大政治家高论真,谁能跨代得贤人。
早见雄才难世出,何期治乱贵能臣。
重华烨烨家声远,硖石幽幽世泽新。
欲寄诗章随水去,黄河如咽浪粼粼。
之五
家居峡石浪声频,惯看崤函万里云。
路向九重知坎坷,心怀五诫任浮沉。
兵柄久执谈锋健,骚坛才登笔有神。
匡世救时何处觅,每逢艰危欲招魂。
2016年5月23日
更多精彩内容请至原文阅读
长按三秒识别关注
编辑 姚 波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
展示姚氏家族辉煌历史 助于激励子孙继往开来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