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历史小说:《千古帝舜》第三章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各地祭舜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历史小说:《千古帝舜》第三章

转载 姚彬2021/11/19 12:13:3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世界姚氏文化 15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第三章   响岭医歌


  舜在后娘的打打骂骂中长大。结识了一个大巫师。

  大巫师叫巫盐,在帝尧身边做事,常外出游走,到姚圩来过好几回。舜从懂事的时候开始,就十分崇拜大巫师。他打心眼里佩服大巫师天上人间、天文地武、占卜算卦、看病抓药什么都懂。

  舜的弟弟象因为不听话,硬要上树捉鸟,摔伤了腿,哼哼唧唧地叫着。屋子里挤满了人,大家都不做声,在默默地看着大巫师给象疗伤。只见大巫师突如其来地在象的额上拍了一巴掌,趁象还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的片刻,在他的脚髋骨处用力一拉一拧,象大叫一声,抽泣了两声就不哭了。大巫师又弄了些用小木臼捣好的草药给糊上。

  大巫师听舜的后母壬女嘴里不断地骂舜没有带好象,心里就很有些愤愤不平,就把舜拉到一边,说:“重华,你愿意做我的徒弟吗?”

  舜点头说:“愿意。”

  大巫师说:“重华,你跟我到幕土家去看看好吗?”

  舜就跟着大巫师到了幕土家。虞土的女人用手捂着肚子哭着说:“大巫师,快救救我们······”大巫师一边叫舜帮着给幕土一家三口喂药,一边给舜讲解着,说幕土一家是吃了从响岭采来的野菜,野菜上被毒蝎子吐了毒,必须先用药使他们把它吐出来,然后再施用药解毒。大巫师还详细地给舜看了带在身边的催呕药和解毒药,教他这药如何采得,如何加工。

  一天,姚墟有虞氏的前辈虞伯找到瞽叟,说打算要舜跟几个年轻人一块带了皮毛、山货等东西跟到外面的集市上去交易,换回些盐和粮食;说大巫师要去南边办事,顺道可以送他们一段路。瞽叟倒是没意见,后母壬女由于对舜能做大巫师的徒弟心里忌妒,就说了一箩话,说他走了,他阿爹的眼睛不好,我一个人怎么办?虞伯好说歹说才说通。

  大巫师领着舜等几个年轻人在山路上艰难地跋涉,当看到路边的药材的时候,就把药材的名字和作用等告诉舜,然后再小小心心地把药材挖出来。舜认真地听着,看着,把一切都记在心砍里。

  两天后,大巫师与舜等几个分了手。临别时,大巫师把一把青铜剑送给舜。

  舜接过剑一看,那剑青光熠熠,很沉很重,就有些爱不惜手。但一想,君子不夺人所爱,于是把剑还给巫盐,说道:“师傅,你成天走南闯北的,需要有把剑防身。”

  巫盐说道:“重华,这剑师傅送给你你就拿着。给你不是用来杀戮的,就算做个纪念吧。

  烈日似火。舜与石头、秋草、黄土十分疲惫地走着。秋草脚步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艰难,精神也显得恍惚。舜拿出装水的竹扳筒给秋草,秋草喝了两口水却吐了。舜摸摸秋草的额头,又拿了拿脉,发觉秋草在发烧,知道是中了暑,就在路旁边的山坡上找了几味药,放在口里嚼碎了糊在秋草额上。然后背着晕晕糊糊的秋草在山路上走着,远远地发现了一个村寨,就直奔寨子而去。

  寨子里先射出一支响箭,接着就从有着錾壕和木栏栅的寨子里出来一队人,有十几个,个赤膊长发,头上一顶小帽,帽上插根不太长的锦鸡毛。就知道这些人既不是华夏族,也不是东夷族。这些人站得远远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舜背上背着的秋草。突然,领头的发现了舜腰间配着的青铜剑,就比划着要舜拿过来。舜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叫石头取出大巫师送给他的青铜剑交给领头的,领头的叫一个人将剑送进寨里。一会儿,回去的人复出来,向领头的示意将舜一行领进了寨里。

   舜背着秋草进入寨子木栏栅的时侯,看见了大巫师巫盐,舜的眼泪“唰”地掉了下来。原来大巫师也刚到这里。大巫师叫舜将秋草放在一个竹木搭建起来的用以议事的房子里,给秋草化了碗水喝下,秋草就醒了。秋草一见大巫师坐在一旁,就想挣扎着爬起来,被大巫师制止了。 

  舜不好意思地说:“师父,我······”

   大巫师似乎完全知道舜想说什么,他打断了舜,说道:“重华,你知道最宝贵的东西是人的生命,但是,你并不知道我送给你的那把宝剑的宝贵之处究竟在哪里。今天我就给你讲讲好吗?”

   舜点头说好,就跟石头、陶土、秋草把眼睛睁得圆圆的,认真地听大巫师讲宝剑的故事。

  大巫师抬起头,目光注视着远方,讲起了一个远古的故事:“在距今二三千年前的三皇时代,人类诞生了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他姓姜,名轨,人称神农氏,他就是三皇之一的炎帝。是他发现了五谷,发明了耒耜,教会了人们耕作种植。因此,炎帝既是农业的始祖,是农神。同时,炎帝又是医神,为了赶走瘟疫,他的足迹踏遍了南、北、东、西,尝遍了百草,发明了医药。一些部落知道了炎帝的功绩,都愿意归顺到炎帝的门下,于是炎帝族日益壮大。炎帝家族传承了八代以后,就渐渐地衰败了。这时候,居住在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的黄帝族强盛起来。黄帝姓姬,人称轩辕氏。到炎帝第八代时,战乱不断,轩辕氏在涿鹿附近的阪泉与炎帝家族大战了三场,打败了炎帝家族,取代神农氏做了天子,因为以土德王,称作黄帝。炎帝家族被黄帝打败以后,率领残部退避到了南方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个九黎族首领叫蚩尤,与炎帝关系很好,这人生得剽悍,性格刚烈,见炎帝受了欺侮,很不服气,就联络了九九八十一个大小部落首领起来造反,用青铜打造了八十一把宝剑作为信物,向黄帝发起进攻。后来,还是在涿鹿,黄帝打败了蚩尤,并且杀死了蚩尤。蚩尤部属中的一部分人,逃到了南方的崇山峻岭中。”

  舜听得入了迷,这时见大巫师停止了讲述,问道:“这样说来,师父的宝剑是当年蚩尤铸造的八十一把宝剑中的一把了。”

   大巫师说:“不,蚩尤拢共铸造了八十二把剑,其中的一把比另外八十一把长而大,蚩尤自己用,因此叫蚩尤剑,也就是我给你的这把。那次战事以后,黄帝族与炎帝族认清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与祸害,都不愿意再争斗下去,就逐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更为强大的炎黄族。”

  舜眨巴着眼睛穷根究底问:“宝剑的宝贵之处究竟在哪里呢?”

   大巫师说:“虽然蚩尤打了败战,但是蚩尤的勇敢顽强刚正不阿还是人们所佩服的。又特别是南蛮集团以及三苗人,他们始终把蚩尤看成是英雄,把蚩尤当成战神来崇拜。当时蚩尤铸的剑至今虽然大多流散不见了,但是,南方各部落民族见了这把蚩尤剑,都会很崇敬的,他们会把持有这剑的人待为上宾的。”

   舜恍然大悟。大巫师说:“当时送这把剑给你,一来是想在你将来走南闯北之时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起到保护作用,二来要你以蚩尤为鉴,凡事以民族团结和和睦为重,不做草蛮英雄。希望有朝一日你能用这把剑凝聚起民族情感,促进团结与和谐。好了,现在你知道了剑的来历和含义,我也就放心了。我还得四处走走,就此别过。”

   舜听大巫师这样说,就请求说:“师父为朝庭做事,自然要以天下苍生为念。只是这次一别,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就请师父再教给我一些医药知识行吗?”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大巫师巫盐叫人点着了火把,在火把晃荡的灯光下,讲解着医理药理,讲解着草药知识。

  夜已经很深了,秋草由于身体不舒服,早就先睡了,石头与陶土也抗不住白天跋山涉水的疲劳,这时也进入了梦乡,惟有舜仍然精神抖擞津津有味地听着,连眼睛都没有眨一眨。

  大巫师最后感叹地说:“人生在世,痛苦无以穷尽,欢乐常常十分短暂。我们无论是做巫师也好,做医生也好,目的就是一个,减少或者解除人们的痛苦。人要做到这样并不容易,要想做到像我们先祖神农那样,为了为世人谋求好处,为了解决世人的痛苦,不惜舍弃自己的性命而去勇尝百草那那就更难!要做到像当今的天子帝尧一样,为治理洪水而布衣粗食,与民同苦同忧也很难!神农之所以能够世世代代受到敬仰,就是因为他的献身精神。帝尧之所以被人拥载,就是他的仁德圣明。重华,我给你讲的这些道理你明白吗?”

  舜点头说:“我一定永远记住师父的话。”

  第二天一大早,大巫师不辞而别。

  吃过早饭后,舜正在用石臼加工师父留下的药材,一个中年男人躲躲闪闪地来了,东张西望后问舜大巫师在哪里。舜告诉说走了。中年男人就哭了起来。舜问怎么回事?中年男人说独生女儿果子得了瘟疫,倘使让头人知道了就会被抛到寨子外面野岭上让她等死,死了后还会烧掉;说现在得不到大巫师治疗就死定了。

  舜说道:“大巫师如今已经走了,我是他徒弟,要不就带我去看看好吗?”

  中年男子看虞舜太年轻,狐疑地摇了摇头:“你,行吗?”

  舜也没多大把握,但既然碰上了,又不忍心不管,说道:“死马当成活马医吧。”

  中年男子想想也对,就点头同意了。

  舜带着秋草到了中年男子家里,看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子躺在地板上,嘴唇干烈,脸色惨白得如同死人,连忙给拿了拿脉,摸了摸额头,看了看舌胎,还认真地观看了呕吐物和大便,就叫先给果子喂了些水,又找出几个大葱头捣碎,找了小许食盐用陶锅炒了炒,把捣碎的大葱头和炒过的盐放进一个陶碗里,倒进些烧开的水后用另一个陶碗盖住,闷了一会就喂果子吃了。好一会后,果子长长地出了口气,叫了一声“哎哟”。


大家正在高兴,却听见外面人声鼎沸,有人大声叫喊说:“辛老二,快把你那中了疫鬼的女儿交出来抛到象山上去,不然就把你的房子放火烧了!”

  叫辛老二的中年男子跟他婆娘俩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舜走出门外,见酋长已经领着人将房子团团围住,就跟酋长说果子得的疫病他可以治好。酋长说:“重华老弟,不是我不相信你,倘若治不好,疫鬼跑到了别个身上,叫我这个酋长还怎么当?”说完就再不听分辩,叫人进屋抬了果子送上了远离寨子的响岭。

  舜带着秋草、石头、黄土跟到了响岭,任人怎么劝都不再回寨子。头人却不开大巫师和宝剑的情面,就叫人给送了吃食,还送了些陶碗陶罐之类生活用品。

  其实舜对能否治好果子的病并没得把握,看着一个大活人不经任何抢救就死掉他于心不忍。这时候,舜怕果子把病传染给石头他们,就叫他们去弄些草、藤条和树枝,自己负责守着果子。等石头他们把东西弄来,舜又叫他们在几棵树之间搭起了棚子,然后把树枝盖在棚子上,把草铺垫在地上当床。

  为了时刻观察小女子的病情,舜要亲自陪伴着,秋草不让,要跟舜一块陪,说“你不怕染上疫鬼我也不怕!”舜说“如果都得了病怎么办?”秋草说“要死我跟你死在一起!”舜跟秋草耳鬓廝磨一起长大,自然知道秋草的倔劲,好说歹说见秋草不听,就只好由着她的性子。石头跟陶土也不愿意再回寨子去,于是就都留了下来。

  舜每天都上山采药,采了药就用陶罐泡了喂小女子,这样一晃就在响山上过了十几个昼夜。这天,果子忽然有气无力说了话:“我有些饿了。”舜跟秋草听见果子说话,知道果子已经脱离了危险期,说不出心里有多高兴。舜叫石头拿过来几天里掏得的鸟蛋煮了,叫秋草喂给她吃。一直看见果子把鸟蛋吃完,才放心地带了黄土上山采药。

  舜跟黄土爬上山顶,又下到反背的山腰。忽然,黄土惊叫起来:“重华快看,前面有怪物,好大好大。”舜顺着黄土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了几个怪物,身体像一堵墙,长长的鼻子煞像一株一端大一端小的棕榈树,两个雪白光亮的獠牙硬梆梆朝天翘起,耳朵就像两把硕大的扑扇。兴许是发现了舜他们,怪物巨大的鼻子立了起来,“吭哧吭哧”地发出巨大的响声,耳朵也“叭哒叭哒”地搧动着。舜也不知道怪物是什么,不敢久留,就与黄土返回原路寻了些草药。

  当舜回到果子身边的时候,恰好果子的父母亲也到了。果子的父母一见到舜就跪下不停地给舜磕响头,口里“救命恩人”地叫过不停。舜扶起他们,把刚才跟黄土看见的情况说了。果子的父亲辛老二听后很兴奋地说:“你们看见的庞然大物叫象。这山里的象住在这岭上一个很大的岩洞里,那岩洞也怪,一下大雨时就会发出居大的响声,所以人们就把这岭叫响岭。象虽然厐大,但是很温顺,吃草不吃肉的。象出现了是个好兆头,说明吉祥如意,我女儿的病就会好起来了。”

   舜心里立马想起了弟弟象,心想弟弟叫象,为什么那么不温顺呢?

  又过了几天,小女子的病好了,头人允许辛老二把女儿接回了寨子里。全寨的人都被舜小小年纪为了救人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感动了,就有人主张辛老二把女儿果子许配给舜,舜委婉谢绝。

  这时候,寨子里又发现了新的病人,可是舜等出来日久,再不回家怕家里人担心。舜就叫头人在寨子里选出十几个男女,带着他们接连上了两天响岭。舜教他们认识苍术、厚朴、黄连、黄姜等中草药,教他们怎样挖,怎么加工,晚上回到寨里又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煮,并且详细地告诉了治疗和预防的方法。然后才挑着毛皮山货走向集市。




长按三秒识别关注

编辑 姚 波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

展示家族的辉煌历史 助于激励子孙继往开来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