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姚崇逝世1200多年以后,毛泽东在认真阅读了《新唐书•姚崇传》之后,这位好评说“千秋功罪”的伟人在传记的天头上批注道:“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在读到姚崇的“十事要说”时,批注赞扬道:“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批注指出姚崇、宋璟“二人道同,方法有些不同”。毛泽东评论历代帝王时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但对姚崇,评价可谓高矣!
【五诫】 ◎姚崇
君子部·姚崇论君子
【作者简介】姚崇(公元651—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市)。是我国唐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姚崇一生五朝为官,三居相位,为稳定国家局势,改革朝廷弊政,抑制宗教迷信,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开元之初,他独当重任,励精图治,刚正不阿,为开创“开元盛世”立下了显赫的功绩。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高度评价道:“唐代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崇)宋(璟),他人莫得比焉。”毛泽东则称其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还赞扬他进谏唐玄宗的“十事要说”为“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
○执秤诫(并序)
秤者衡,衡天下之平也,君子执之以平其心,夫衡,在天以齐七政,在人以均万物。称物平施,为政以公,毫不差,轻重必得,是执衡持平之义也。
圣人为衡,四方取则。志守公平,体兼正直。用於天官,铨综斯得。行於里,纷竞以息。故南北以对,左右以持,秤物低昂,不差毫。使锱铢不惑,轻重无疑,智不能矫,愚不能欺。存信去诈,以公灭私。无偏无党,君子似之。法者天下公器,官者庶人之师。其身既正,不令而行。在下无怨,唯上之平。故曰上之所仰,人皆其向;我之所教,人皆其效。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心能执一,政无失。嗟尔多士,钦哉勉旃。庶以观则,同夫佩弦。
【启 示】
为官者要有冰壶之德
——姚崇“五诫”启示录之一
唐 人
唐代有名的“救时宰相”,被毛泽东称之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的姚崇,在担任紫微令时写了《执秤诫》、《弹琴诫》、《执镜诫》、《辞金诫》、《冰壶诫》五篇著名短文,时称《五诫》。“五诫”集中体现了姚崇的为政思想和倡廉主张,表露了他所追求的道德品格和思想境界。在当时,他以此自律并告诫下属官员;在今天,“五诫”对于我们的反腐斗争和干部队伍建设依然有着深刻的警示借鉴意义。
姚崇在“五诫”之一的《冰壶诫》中指出,“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要求那些当官称臣者要有“洞澈无瑕、澄空见底”的心胸,坚守忠贞廉洁的道德操守。绝不能“以害剥为务”,“以财贿为亲”。接着他又用“象之有齿,以焚其身;鱼之贪饵,必曝其鳞”的事物自身规律,深刻揭示了贪腐害剥的危害,提出宁要清贫、不要浊富的人生观,告诫那些禄厚官尊的在位者,要“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而且要把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传给子子孙孙。
——姚崇“五诫”启示录之二
唐人
在姚崇“五诫”之一的《执秤诫》中,姚崇提出了“执衡持平”、“为政以公”的著名吏治思想;要求为政者“志守公平,体兼正直”,“存信去诈,以公灭私”。而且他认为,如果在上为官者“心苟至公”,思想达到了极公正的境界;那么他治下的人民就将进入“大同”,实现社会的兴盛和谐。
“秤者,衡,衡天下之平也”;也就是说,秤是一种衡量天下事物轻重、从而达到公正平等的器具。引申开来,“执秤”、“执衡”也就是对于某种权力的掌握和正当运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秤”本身所具有的“在天以齐七政,在人以均万物”的属性,要求社会制度和各种政策法规的公平正义,所谓“法者,天下公器”,不应因人因事有所偏私;二是执秤(衡)者个人所具有的思想品质必须“无偏无党”、“称物平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立党为公、公正执法、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等等。所谓“官者,庶人之师”,你在运用手中的权力执法行政时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称物低昂,不差毫厘”,“锱铢不惑,轻重无疑”,那就“心能执一,政乃无失”,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戴。
不贪为宝,廉慎为师
——姚崇“五诫”启示录之三
唐人
《辞金诫》是姚崇“五诫”中的重要篇章。在这里,姚崇首先通过子罕辞玉和杨震辞金的典故,引申出不贪为宝、廉慎为师的人生哲理和吏治思想;最后指出:“凡所从政,当须正己。诫往修来,慎终如始。”这一座右铭式的官箴,对今天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仍具有深刻的教育启发意义。
那么,咱们的古圣先贤又是如何对待不义之财,如何防治贪腐顽疾的呢?子罕是春秋时宋平公的贤臣,有人要送给他一块绝世美玉,他说,你把美玉当宝贝,我把不贪当宝贝;我如果要了你的宝贝,那我就失掉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杨震是东汉时的著名廉臣,曾有人趁着黑夜送他黄金,他拒不肯受,并且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能以为黑夜里做坏事就不会有人知道呢?所以姚崇指出,我们应当把这些古圣先贤的廉慎品格当做龟镜和老师,时刻警惕,勤政廉政,慎始慎终,时刻牢记“慎独”,始终坚守官德。
所谓“慎,则祸之不及;贪,则灾之所起”,这已经是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了。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