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巴尔鲁克山盛开的鲜花 ——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姚云鹏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是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冯艾的切身体会,也是西部计划志愿者姚云鹏的真实感受。 ——题记
病床上的姚云鹏。陈心同摄 姚云鹏(右二)为福利院的孤儿们分发衣物。托里团委供图 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六区的一间病房里,一位表情坚毅、眼窝深陷、脸色憔悴的年轻人,正出神地凝望着窗外。一阵剧烈的咳嗽,整个病床都在抖动。忽然,一阵手机的振动打乱了他的思绪,电话是从千里之外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托里县打来的。“姚哥哥,我是‘小葫芦’,你什么时候能回托里啊?”电话里,一个小女孩问道。 “……可能一两个月,可能半年,也可能……” 没等姚哥哥把话说完,小女孩连忙劝道:“姚哥哥,你快把病治好,早点回来,我们还等你带我们去草原上看花海呢。” 女孩口中的姚哥哥叫姚云鹏,2013年7月毕业于齐鲁师范学院,同年8月投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八千里外的新疆托里县。托里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边陲,有58公里长的边境线,是国家级贫困县。 与姚云鹏通话的孩子是托里县的孤儿。2014年,姚云鹏在“六一”儿童节的慰问活动中,结识了3个可怜的孩子。姚云鹏从他们脸上看到的是无助和对外界的不信任,当时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帮他们一把。” 从此每到周末,姚云鹏都会抽时间和孩子们谈心,教他们画画,给他们讲故事,还用自己微薄的津贴为他们买书、买文具、改善伙食。姚云鹏与孩子们大手牵小手,愉快地度过了一轮春夏秋冬。突然有一天,姚云鹏病倒了。“肺癌晚期”的消息传来,孩子们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总是追问:“姚哥哥的病好了吗?我们都想念他,他什么时候才回来啊?” 1、“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和力量!” 姚云鹏家住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姚家堡村,一个有500多人的村庄。走进村子,一排排新建的民宅,让人感受到了这里的富足。在村子的最东头,有座20世纪80年代的老屋。脱落的墙皮,生锈的大门,空旷的院子和一排老瓦房,这便是姚云鹏生活了26年的地方。 大学期间,由于家庭贫困,姚云鹏靠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完成了学业。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内心充满了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感激,“我要做一名志愿者,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和力量。” 毕业那年,当时在上海从事绘画教育的学长专门找到他:“云鹏,你素描功底好,去上海任教肯定有前途,再说边疆那么艰苦,志愿者里也不少你一个。” “我是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要知恩图报。上海那么大,人才多得很,不缺我一个。西部固然苦,趁我正年轻,好去实现自己的梦。”姚云鹏婉言谢绝了学长。 “一个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不容易,尤其是现在家庭的责任重,各种琐事多,往往不允许你去纯粹地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我非常敬佩姚云鹏,他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舍友武聪回忆姚云鹏:“他谦虚低调、不爱张扬,做事有股子韧劲。” 2013年7月23日,伴随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角,姚云鹏背起行装,提着画板,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开始了从山东到新疆“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追梦之旅。 西部计划志愿者姚云鹏事迹引发青年人强烈共鸣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通讯员 刘震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5日 03版)
本报乌鲁木齐8月4日电(记者王瑟
通讯员刘震)本报8月3日刊发通讯《巴尔鲁克山盛开的鲜花——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姚云鹏》后,立刻在新疆特别是姚云鹏曾经服务过的塔城地区托里县引起巨大反响。一些关心姚云鹏病情的志愿者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转载了这篇报道。人们在表达对姚云鹏的敬重之际,更表达了浓厚的关爱之情。
很多读过文章的志愿者表示,姚云鹏没有高大上的事迹,但正是他点滴的小事让人感到亲近,让人心疼,更使人感动。谈安然是一名服务于基层的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她说:“姚云鹏做的事情,我们很多人也在做,所以读他的故事,仿佛他就在我身边。一年前我也像姚云鹏一样,放弃繁华的都市,辞别挚爱的亲人,怀揣梦想来到西部。姚云鹏师哥有理想,有朝气,他是我们志愿者的榜样,祝他早日康复。”
今年齐鲁师范学院又有17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了西部计划,他们中的9人选择来到新疆服务。刚刚到岗服务时间不久的王国福说:“通过姚云鹏的服务故事,我坚定了自己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人生选择。”孟迪说:“作为校友,我想用自己微薄的津贴资助身边的贫困儿童,号召身边的朋友向姚云鹏学习。”
在姚云鹏的服务地塔城地区托里县,服务于县团委的志愿者史利转通过QQ群向新到岗的志愿者转发了姚云鹏的事迹。许多志愿者在了解到姚云鹏的事迹后,都被姚云鹏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感动,他们为自己能够在托里县参加志愿服务感到高兴,并表示将继续发扬志愿者精神。史利转说:“托里县的志愿者已经承担起了照顾3个孩子的工作。每逢节假日,我们都会陪他们聊天,辅导功课。虽然姚云鹏病倒了,但姚云鹏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还在,我们将把姚云鹏的故事告诉更多的年轻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中。”
很多依旧在岗服务的志愿者,看到姚云鹏的故事后纷纷表示,报道姚云鹏是对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工作的肯定。他们将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西部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铮铮誓言。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