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姚氏祠堂丛书系列(单项)(176)浙江省永康市黄棠村姚氏宗祠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姚氏祠堂丛书系列(单项)(176)浙江省永康市黄棠村姚氏宗祠
转载
姚彬于 2022/01/08 23:33:3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世界姚氏文化
19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姚氏祠堂丛书系列(单项)(176)浙江省永康市黄棠村姚氏宗祠
显示
![]()
中国姚氏祠堂
编著 路 明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
浙江省永康市黄棠村姚氏宗祠
![]()
姚氏宗祠如无数花朵,散落全国各地。我宗祠座落浙江省永康市东城郊黄棠村。这里依山傍水,阡陌相连,环境幽美。考诸古籍,唐僖宗时 ( 公元 873—888 年),黄巢为乱,时任兵部尚书的姚宗国公率兵镇守钱塘,其族人因而由山西分析至今浙江湖州、严州等地附近州县繁衍生息。宋时,又有族人徙居至桐庐莪溪。![]()
明初,族人训二、训三公(谦源、谦鸣)兄弟又从桐庐莪溪移居永康华溪,转而卜居高川(高镇)。其后见上首一带、山川秀美,土地肥沃,因而又徙居今之黄棠,谦鸣公也遂成黄棠族系鼻祖。![]()
至今己历“春、恺、训、谕、玫、玱、英、雄、䢀、震、恒、泰、升、明、复、同、颐、谦、鼎、萃、益、巽、咸、蒙、临”二十五代。所称“桐江徙来传世业,鸣公逝去仰祖恩”,即此之谓。至今,仅黄棠及分居外地的族人就有两千余丁。 ![]()
有族史就有祠史。史载:自始祖谦鸣公桐庐徙永以来,就“曾建大宗,岁时而会祀焉”。说明早期之黄棠即建有祠堂。其后世远年湮,又“遭寇火 ”,遂至倾塌。清康熙年间,族长日绥公等筹资重建,历十余年而成。然岁月逾迈 ,两百年后之祠庙又面临倒塌之厄。光绪己未年间 (1895 年),族人应鸾公等再次筹资重建 ,历四年才成。 ![]()
百余年后,时序进入 21 世纪,姚氏宗祠早已墙倾梁颓,荒芜一片,而成废墟。作为姚氏子孙,见之宁不伤情悲戚?时当盛世,见此岂能无动于衷?为此,二十二世孙姚京平振臂一呼,诸多热心族人聚而相酌,决定筹资重建。亮节者接踵云集,纷纷慷慨解囊 ,其中仅姚咸洪、姚益峰、姚瑞庭三位就捐助巨资 50 万元,使得建设资金立筹 100 多万元 ,高风并于2005 年(乙酉)8 月动工兴建,未满半年即克期完成。现在祠堂依照“修旧如旧”原则,原址重建。![]()
经核实,祠基长 46.8 米,宽 23.5 米,占地 1099.9 平方米。祠宇仍为三进两天井,两侧各有厢房 12 间,有长階沿通道相连。东西两厢房南门上沿“钟灵”“毓秀”题字,建有照墙 ,西侧大门上方有题字曰“妫汭流芳”。![]()
![]()
联系人:姚京平
![]()
![]()
点赞在看,转发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