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姚氏祠堂丛书系列(单项)(第一册完结篇)(199)云南玉溪市通海县杨广镇姚家湾祠堂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姚氏祠堂丛书系列(单项)(第一册完结篇)(199)云南玉溪市通海县杨广镇姚家湾祠堂
转载
姚彬于 2022/01/08 23:33:1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世界姚氏文化
51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姚氏祠堂丛书系列(单项)(第一册完结篇)(199)云南玉溪市通海县杨广镇姚家湾祠堂
显示
![]()
中国姚氏祠堂
编著 路 明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
云南玉溪市通海县杨广镇姚家湾祠堂
(高清原图)
本姚家祠堂,始建于光绪二十二年,坐落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杨广镇古城村委会姚家湾。![]()
祠堂占地面积 644 平方米,分前殿、后殿,两天井建盖,气势雄伟,设计独特。![]()
始祖姚富一,妣沃氏,原籍江南常州府无锡县杨名乡第七都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杨名镇梁中村姚巷),于明朝洪武十年(1377 年)携始祖母沃氏随黔宁王沐英自南京应天府明军驻地(高石坎,柳树湾)出发,奉旨西征,打击元朝在西南之残余军事力量(始祖富一公当时任校尉将军),经邓、愈、川、藏路线长途跋涉四五千公里,于洪武年十四年(1381 年)到达云南。经奋战收复云南,为稳定巩固边疆,大军留下镇守云南。![]()
富一公携始祖母沃氏于洪武年十五年(1382 年)进入通海。遂在县城东四公里山脚建屋凿井垦荒,置田园创家业,繁衍后代。后来此地取名姚家湾,后山取名姚家山,从始祖富一公到海通至今已有六百三十余年,子孙发展到二十五代,人口达数千人。![]()
![]()
联系人:姚恩福
![]()
![]()
姚家祠堂,始建于光绪二十二年,座落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杨广镇古城村委会姚家湾。祠堂占地面积644㎡,分前殿、后殿,两天井建盖,气势雄伟,设计独特。始祖姚富一,妣沃氏,原籍江南常州府无锡县杨名乡第七都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杨名镇梁中村姚巷),于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携始祖母沃氏随黔宁王沐英自南京应天府明军驻地(高石坎,柳树湾)出发,奉旨西征,打击元朝在西南之残余军事力量(始祖富一公当时任校尉将军),经邓、愈、川、藏路线长途跋涉四五四公里,于洪武年十四年(1381年)到达云南。经奋战收复云南,为稳定巩固边疆,大军留下镇守云南。富一公携始祖母沃氏于洪武年十五年(1382年)进入南海。遂在县城东四公里山脚建屋凿井垦荒,置田园创家业,繁衍后代。后来此地取名姚家湾,后山取名姚家山,从始祖富一公到海通至今已有六百三十余年,子孙发展到二十五代,人口达数千人。祠堂始建于光绪二十二年,并组织木工雕刻,艺术高手高应美用两年多时间精心雕刻了始祖到六世祖神位,做工精细,艺术精品,是如今国内少有的木工雕刻真品。在民国时期军队驻入对墙壁有所损坏,又经过1970年地震灾难,使祠堂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扫“四旧”,在宗亲们密秘保护下,始祖神位得到保护。在90年代宗祠又经两次被盗古物,神位两个精品工艺的被盗,还有其他一些雕刻艺术品同时被盗,后经公安机关和宗亲们的积极配合找回了一些,现还有一些下落不明。经过几次磨难,在1999年成立宗亲理事会,采取了一些防盗措施加以保护,在2015年进行了外围和门面的全方位修理。2016年又对内部进行整修。现在祠堂保持了原有的风貌,雄伟古朴,是我们姚氏族人的一大瑰宝。委 员:姚增庆,姚荣,姚传虎,杨艳梅,杨爱萍,姚增伟,姚传富,姚思元,姚继运,姚存友,姚常荣,姚学文,姚学武,姚传义。
点赞在看,转发众知↓